下岗失业工人之“最” OcY5sw
4.)e{v2,
库爽生 MAwJMi+B
:T\+.[$
1990年代末期以来,全国在“国退民进”浪潮席卷下进行的国企私有化改制,据资料表明,至少有三千多万工人先后失去饭碗,失去了自己赖以安身立命的家园。这些被地方政府冠以“灵活就业人员”的人,绝大多数沦落到社会最底层,坊间称他们被国企改制打入了十八层地狱。然而,他们却也无意中创造了不少“之最”,“全国之最”甚至可以说是“世界之最”。下面,我仅举几个例子,朋友们可以补充。 %Ac"3|!%G
x#'dM
n[rWzrkl(
{bdGVQXjo
——他们是最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这些下岗失业工人曾经是共和国的脊梁,是工人阶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生力军,他们用智慧和汗水为国家创造、积累了不可估量的财富。如果说他们在国企“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绝无半点夸张。我熟知的一家大型企业,经济效益一般,由于利润指标达不到要求,没有评上国家二级企业,只是省级先进企业。就是这家经济效益一般的国企,1980年代职工人数2000多人,每年就为国家贡献2000多万元,亦即人均为国家积累财富一万多元(其价值可不是如今的一万多元可比的)。而他们的“年薪”却只有几百元,亦即月薪只有几十元。这些人是怎样无私奉献的呢?我想,现在中年以上的人都还记忆犹新,他们把“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理念融化进自己的血液中去了,为了企业的兴旺,他们根本就不计报酬,拼命苦干。他们经常性地主动超时加班,一些工人甚至已经下班了,突然想起什么事情,还骑着自行车回到生产车间,操起工具苦干。有时候星期天也到车间去干,而且这样的主动超时加班是没有任何报酬的。要说有报酬,也就是争取被评上先进生产者、厂劳模,戴着大红花的大幅照片被镶嵌在工厂大门前的玻璃橱窗光荣榜上。物质奖励可能就是一套《毛泽东选集》或者一个塑料封皮笔记本。他们会为自己的付出与所得不相称而有怨言吗?没有!工人阶级最大公无私啊! 98no9IS/z
?W0nqG
9
2$) {)GF0
cc8-o7+;
——他们是受到最不公正待遇的人。这些共和国的“奶牛”们,长期在国企“吃着草”,却无私地奉献了“优质奶”,养育了共和国。他们引以为荣,无怨无悔。然而,一场暴风骤雨袭击了他们的家园,国企私有化改制不可阻挡地席卷神州大地。连大量经营状况非常良好的企业也被“靓女先嫁”了。工人们呢?不由分说,一个个被以“转换身份”的名义遣散了。几十年的无私奉献,几千元钱就被强行“买断”了。这种对他们无私奉献的黄金岁月的贱价强行买断,是公正的吗?要知道,国企工人们长期的低工资里面,显然包含着他们对于无失业之忧的终身制劳动保障的福利投资。国企改制如此蛮不讲理地草率处理职工,是对他们切身利益的野蛮剥夺,对工人利益造成了制度性侵蚀,使工人和他们的家庭突然间就失去了经济收入、福利和起码的生活保障。试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如此对待这些工人,有何公平正义可言?不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互联网上,普遍对国企下岗失业工人是同情的,但也有个别人不了解特定历史,总是认为他们的遭遇不算什么,比过去的农民要好。其实这是两回事,忘记历史而如此简单类比是可笑的。 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