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的城市,夜晚渐渐喧哗起来,料峭的寒意和阴霾,也随着最后的一场雪,骤至,又顿然消融。踏着夜色,寻访赤栏桥,凭吊白石知音,成为我近日合肥差行记忆。以往,曾N次出差合肥,得空皆流连于市井商贾之地。今次差使,听从友人建议,打的直奔市内桐城路,感怀南宋姜夔“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的情深意笃。 Z=A0-x
fcw`0W=
夜晚的桐城路别有一番风韵。虽不见树荫遮云,柳枝婀娜,但倒映在护城河里的灯红酒绿,伴随着沿街赁铺传出的丝丝弦乐,倒也晃晃的折出些南宋遗风来。 `$<X#sbR
=Sg^M:S
n
七百年前,大宋和金人隔淮而治已经多年,连年战事,使得合肥城邑荒凉冷僻,聊无生气。尽管如此,寄情山水的姜夔还是从鄱阳湖家中出来,取道合肥。他挑选了城南赤栏桥边的一处空宅小住。 Q\WU
-)*T]Uov4
“白石兄,夜来宴请,敬请光临。”城中府邑送来书帖,姜夔看着书帖上遒劲的字迹,问:“却是何事宴会?”府邑答曰:“为稼轩居士接风。” w[760E?Bz
KsOuh_ >
“辛兄今日已经抵达了么?你回禀主人,姜夔准时赴会。”前些时日,为金军滋事骚扰,他曾接到辛弃疾书信,言不日将抵合肥城内。不想,来得这般迅疾。 5qMImI(
(O==aht8
一阵寒暄之后,自是饮酒啖肉,口诛金人。姜夔生性不谙官场习气,只喜布衣情结,眼见得稼轩兄闻听衙门官人诛伐无序,也是一派渐蹙眉头的光景,不由喟叹。幸得府邑解窘,呼入一名琵琶歌伎。一时间,只见其挥弹时玉指能拨春风,只闻其浅唱时音如雁啼秋水。精通音律的姜夔忍不住离席而和,演绎出一段才子佳人一见倾心的曼妙佳话。 kM",^KI
-Xf$srJ
姜夔陪伴女子漫步赤栏桥,知她名柳依依,家有小妹柳萧萧,擅古筝。合肥人氏,父母亡故,姊妹沦落风尘,卖艺谋生。更为巧合的是柳氏姐妹居住的房屋和姜夔客居的院宅都在赤栏桥畔。如此,姜夔前往柳氏姐妹居所,弹词抚琴,情瑟音和。 .##ZBU|JT
+"<L>'qJ|
辛弃疾在合肥城内停留数日,与姜夔别。怅然之中,行走惯了的姜夔也辞别柳氏姐妹,前往南京、江阴等地周游。但此番相别,合肥成为姜夔梦牵魂绕的地方。 qLR*8]%r!!
6DMA3wy
Mj
*d'dP54Et
P}YKa9Kk
据友人介绍,说姜夔曾五次客居合肥。我行走在桐城路上,看夜色里赤栏桥畔垂杨划水,遥想当年“合肥巷陌皆种柳,秋风夕起骚骚然”的景象,不敢妄自揣测荡起姜夔一生怀念的心情。且以姜夔《凄凉犯》聊寄幽思:“绿杨巷陌秋风起,边城一片离索。马嘶渐远,人归甚处,戍楼吹角。情怀正恶,更蓑草寒烟淡薄。似当时、将军部曲,迤逦度沙漠。追念西湖上,小舫携歌,晚花行乐。旧游在否,想如今、翠凋红落。漫写羊裙,等新雁来时系著。怕匆匆、不肯寄与误后约。” 2SG.%rn6
@Z>#T,LK
不断有逃亡的人群要涌进城来,合肥全城不日即将被金兀术所破的传言,跟着人群奔走,恐慌弥漫。鄱阳湖上一叶渔舟渐至长江岸边,姜夔匆匆跳下踏板,上了另一只船。
4McD5Wy
#AUtF:W
“船家,回返吧。”渔舟上一位妇人面颊清清的淌下两行泪,看着姜夔的背影消失在船只的乌蓬里后,轻声吩咐。她是姜夔的妻子,合肥城不日沦陷的消息传到家中,夫君姜夔焦虑攻心,在书房里握笔难墨。她知道夫君是担忧合肥城里的那两名风尘女子。晓星时分,她送姜夔登上了渔舟,只愿他此行前去,能安然归来。 +7[^8$Uj5
@JO@lIU/
姜夔被人群夹裹着,进了合肥城。城内已被金军占领,街巷寂寥。远远看到赤栏桥畔人家,姜夔放缓了步履,从容而入。柳依依如往常般轻抚琵琶,站在妹妹柳萧萧的古筝旁,两个人低吟浅唱,哀伤袅袅。姜夔上前一辑,说:“兵荒马乱,城恐难保。某人特前来探望,不知两位有何打算?” zfc?Lygd
MFBj+f
殊料,柳依依顿时反诘:“山河破碎,大敌当前,堂堂七尺男儿,自应投军,精忠报国。何为跑来只看我一歌伎?!”
s d8x
XxO[x93
姜夔哑然,羞愧难当。只凝望依依片刻,说:“惭愧。告辞。”他出得门来,径直前往城外军营驻地,递过门贴,被差编刘琦大将军帐。 ;+B}*h^kt[
+wf]R
金兀术的人马夜晚开始攻击城隅东南,遭到南宋抗金大军的奋力抵抗。一月后,金军粮草供给不足,军心涣散。姜夔跟随刘琦左右,一路收复失地,再抵城中。 !H8@nQA
4XJD<UFwx
赤栏桥畔,柳萧萧盈立门前,单薄的身影宛如窗花。东南城隅激战,金军节节败退,柳依依被掠金人军帐,不堪屈辱,跳河自尽。姜夔闻讯,黯然落泪,问:“不知萧萧今后作何打算?” -!@C@pj
g~VI[hm
柳萧萧朱唇微启:“女子生若柳絮,漂泊无依。还只愿寄居赤栏桥下,守望君归。” :sb'^vO2
IOxDpim
姜夔沉吟,颔首而唱:“人间离别易多时啊。”和柳萧萧作别,返回家中。 {<[j<-
?D]1wN}
XMki'Y<P*
H=.OOlQQ
伫步河上石桥,不见当年赤栏风光,却依稀能让人遐思万里,抚栏而叹:姜夔随同大败金人的宋军进入收复后的合肥城,再回到赤栏桥,眼见桥残楼空,柳依依杳如黄鹤,不知去向。就此,那没有结局的情缘却成就了现在的美好。 cr`~GD7d
r^55f2V
姜夫人得知合肥收复的消息后,遂带了三两从人,逆江而上,抵达合肥城。她探听到夫君姜夔痴迷爱恋的柳氏姐妹居所,前往探看。只有柳萧萧抚筝在台,神情离索,却掩不住天生丽质、诗书气韵。 HRb~FL^(`
6cEoWxWG
姜夫人夸赞之余,心生爱怜,牵住柳萧萧纤细柔弱的手,问:“世事难料,且又逢战火连天。如若妹妹不嫌弃,还请随同我一并返回鄱阳湖畔,伴随白石左右,如何?” [
6Y Q&8
qJ =,K;
柳萧萧眼眸含泪,仰脸轻言:“女子沦落风尘,遭白石先生厚爱,今又蒙夫人抬爱,当不胜感激。但还请容得女子细细思量。” l[l&//V
?63V+_>'q
姜夫人点头,就此别过。 ,]z@PlH
uDE
9
柳萧萧一夜长泪。妻妾成群自是纲常,但谁人能知她的心意?只愿为姜夔一人守候啊,哪怕是姜夔客居,来去匆匆,也都只留下两个人卿卿我我真真切切的记忆。但姜夫人的一片好心,又怎能断然拒绝? AK<d
`
<
:
bS*6.4>[,
柳萧萧出的门来,面倚赤栏桥,静静的看着护城河里,微风吹皱一池春水。或许,那是姊姊柳依依的笑靥吧;或许那是姜夔词牌的旋律吧,她似乎听见了姜夔研磨挥毫,落笔行文:“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过不寂寥。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她跃入河中,宛如柳絮,悄然而去。 n2)xe3M
Xwb]uHA7
wbvk^Zrs
{^i6{|1/
自西向东穿越桐城路,右转,临街一处小阜岗边,栩栩如生的“白石知音”的雕塑长廊跃然入目。“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雕塑长廊上,无论是淡黄柳,还是踏莎行,抑或暗香、疏影、江梅引……读罢,莫不一首首悲情相思,一曲曲荡气回肠。 )@>>v:a
"3Xo~^@0P
想那姜夔,自失去柳氏姐妹后的二十余年岁月里,他的思念该是何等刻骨铭心!研究姜夔专家夏承涛先生曾撰文,姜夔年逾四十,其相思相恋更为情深意笃。诉诸笔端,为诗为词,字里行间,一次又一次咀嚼短暂而美好的合肥情缘。 %d=l?7.3f
0^DZO35<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徜徉在桐城路,昔日的赤栏桥早已在岁月的风雨中剥蚀坍塌了,只留得一块石碑在街巷,默默见证前来踏寻一段琴瑟绝唱之人的感怀。 cJ+&!3gq3
4ID)>tU$
3b5C)R
j<
|
一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