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j.S8zv
中国煤炭网 作者:陆烨 马卫平 18E3&*&
5)vl_@w5
“5、4、3、2、1,成功啦!” 8月26日18时,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舟山电厂三期扩建工程首台5号66万千瓦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该机组正式进入商业运行。 :6nlM$1
a"(s];]~
]
集控室内,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这是电力建设者的荣耀时刻,也必将载入舟山电力发展史册。 % 8p`:<qzH
$nM% V7B:
作为千岛之城最大规模能源点,该机组投运也意味着这座有着近30年历史的老厂,从曾经的12.5万千瓦、35万千瓦机组,跨入60万等级清洁高效机组行列,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实现华丽蜕变。 nP.Z]
A^
:% e0Pg
“续命工程”推动高质量发展 &$-b% R|
(<e-zga4
2022年1月28日,舟山电厂三期项目建设两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获浙江省发改委核准。 us{ qJKQ
xObbeR~
作为浙江省首个60万千瓦等级二次再热燃煤发电项目,该项目投产后,每年可提供电量72.6亿千瓦时,可为舟山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提升浙江省顶峰供电能力。 P![ag
"+V
#u"6Y{eI
“上马新机组,对舟山电厂发展意义重大。”舟山电厂党委书记、董事长潘夏清说。舟山电厂始建于1996年,一期建设12.5万千瓦和13.5万千瓦两台机组,二期建设30万千瓦和35万千瓦两台机组。作为“两山”理念发源地,浙江省持续推进节能减排,2022年一期机组关停。二期亚临界机组因容量小、经济性差,严重制约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F^}~bqt'
D ! 5{4
2020年9月,刚刚重组成立的浙江公司,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推动舟山电厂扩建项目。 .54\d:K;
YnRMjN3X
“三期项目是舟电人的续命工程,更是希望工程。”舟山电厂副总经理陈喜龙说。几经波折,历经艰辛,该项目实现当年核准、当年开工,这在火电行业并不多见。 <#)A_z
\"P}D]-"
630个日日夜夜,舟电人紧盯目标,挂图作战。从高标准开工、主体设备安装到整机调试投产,专业组倒排进度、时时对表、滚动更新;每日召开项目协调会,形成备忘录,督促闭环验收,确保重大节点高效完成。 qm'Ip
z;zw4Z*
“这两台新机组,就是舟电人的孩子,我们愿意付出所有,让机组早日投产。” 说这话时,陈喜龙眼里闪着光。 56Qxs
F
%?b5;3
6月28日,首台5号机组顺利并网发电。8月26日,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其间系统及设备运行状态良好、性能稳定,污染物排放远低于相关标准排放限值,实现了整个建设周期安全、质量事故“双零”目标。 LP9pS%n6
gQ aUVYi
绿色转型共建美丽海岛 s/l
^^e=
[0K_6%zcQ
集控室的显示屏上,实时跃动着5号机组排放数据。 w'8m6\ p<
03lA
I
“我们采用海水脱硫,二氧化硫排放值检测数值不到1,所以显示为0。”当值单元长占德保说话时,脸上露出自信笑容。 `|uzrh#N;
IN[g*b x3
2014年,该厂4号35万千瓦燃煤机组,充分运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成为国内首台近零排放煤电机组,成为国内煤电机组绿色低碳的重要里程碑。 m*vi*g]-D
e`kj ~
此次5号机组满负荷试运行期间,供电煤耗仅为259.97克/千瓦时。有着20多年运行操作经验的李海生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段文字:“1997年,1号超高压机组供电煤耗377克/千瓦时。2024年,5号超超临界机组供电煤耗259.97克/千瓦时,有幸见证舟山电厂进入大容量、大机组时代,相信明天会更好!” \>7bdE
9VP^$6za%
6月,舟山定海环岛工业集中供热项目通过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评审会,标志着浙江省最长热力管道获得地方审核认可,为项目早日落地打下基础。说起该项目,舟山电厂计划营销部副主任蒋昱感触良多。 I&i
j:Y?g%
kprh 21"$
舟山电厂早在2013年就积极投身热力市场。随着舟山经济快速发展,高峰时段,机组供热能力受限。“三期项目一落地,我们就开始找资源,找客户,立足于做舟山本岛能源供应的岛主,让国能品牌的优质热源更好服务千家万户。”蒋昱说。据测算,三期项目全面投产后,最大供热能力是原来的3.5倍,供热辐射半径大幅提升,供热压力也从原先的1.8兆帕,提升至2.5兆帕。 dxS4h5$ 0
`{l7JyC(
实施海水脱硫,实现废水零排放,拓展供热市场,加快粉煤灰循环利用,舟山电厂全面加快推动区域能源梯级利用,擦亮绿色经济发展的金名片。 Y%:PrF-#
5/O9
'uC?
首创国产BIM引领新基建 N> -ZE3#V
P
wjTeJ!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的引领下,舟电人瞄准产业数智化发展方向,完成国内首创BIM技术与火电基建项目深度融合,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 9Oye[@c;
m{ 1 pWFB@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英文缩写,其核心就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提高工作效率、控制安全风险。为全面落实国家安全战略,集团公司聚焦新机组建设,积极推进国产BIM技术应用,以数字化赋能电力工程项目建设。 IPB~2#
:&.anFbMUT
走进三期项目安防中心,一块超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轮播着项目施工画面,所有细节尽收眼底。 Qx.)QA>
rc)8t\
大板梁吊装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极高。基建团队对脚手架搭设、大板梁起吊及就位等细节,运用三维动画,实现数字化建模,让施工人员反复学习掌握,确保教学直观深刻,操作安全可靠。 YN~[{8k
Lrdo6,h
“依托国产BIM技术,我们研发了智慧工地、危大工程、施工进度等模块,仅危大工程预演模拟一项功能,缩短工期2个月,获综合效益2800余万元。”潘夏清说。 9qb%A>&
#,m,B
“火电领域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整整5天,我们团队3人进行头脑风暴,把实施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全部列出,并提出解决思路。” 舟山电厂基建项目部信息主管薛涛说。这份闭关修炼后形成的技术方案,很快脱颖而出,也为该项目列入2022年集团十大科技项目拿到入场券。 J(Gk:]
lT~C%{DiD
随着基建施工全面铺开,舟山电厂与国内先进科研机构合作,薛涛等人经常通宵达旦潜心研究,他们率先提出国产BIM在煤电项目的设计数字化、装备数字化、施工建管数字化和生产运维数字化,不断完善国产BIM软件发电工程设备标准库。在项目开工前,他们完成火电工程全专业18个大类的BIM模型构建,并在整个基建周期过程中实时更新建设数据,确保模型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yE"I'K;
1N&<DU
pT&{[I
如今,该项技术广泛应用于北仑一期改造、常州电厂二期、六盘山扩建等煤电基建工程,推动电力工程国产BIM系列标准形成行业标准,全面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竞争力的数字孪生电厂。
|
一共有 0 条评论